2016年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为确保乌恰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稳步有序进行,乌恰县县委、县人民政府严格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求,成立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为“双组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成员单位部门职责,建立了形成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县、乡、村等会议讨论,公示公告等形式,将在边远深山、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短缺等地方划分为搬迁区域,并将居住在搬迁区区域范围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坚持“农户申请、村级审核、乡镇审查、县级审批、公示公告”识别程序,做到搬迁对象精准识别。严格按照州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下达的任务标准,于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搬迁安置。
根据2016年6月14日自治区党委克州脱贫攻坚富民固边座谈会精神,通过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挤水分”等工作,按照“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要求,认真核实筛选具有搬迁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县11个抵边村1119户3860人承担着守边护边任务不适宜于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最终确定乌恰县“十三五”(2016—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84户292人(含自治区下达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任务62户186人,最终实际搬迁62户219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意见》(新党发〔2016〕2号)文件和自治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克党发〔2016〕1号)精神,将易地扶贫搬迁列为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的“头号民生工程”,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以推进扶贫搬迁与口岸经济融合发展为目标,乌恰县依托吐尔尕特口岸优势,立足“稳得住、有事干、能致富”的原则,采取依托口岸嵌入式搬迁,分散迁出集中安置的方式,实施了乌恰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该工程建设在托帕口岸,距离巴音库鲁提乡23公里,距离乌恰县32公里。工程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为砖混结构。地下一层为库房,平均面积41㎡;地上一层为商铺,平均面积41㎡;地上二、三层为住宅,平均面积81㎡。该工程共建设10栋楼136户。该工程分为三个标段,一标段1#、2#、3#、4#号楼,为乌恰县帕米尔建筑工程开发有限公司承建,建筑面积9133.68㎡,中标价10382038.68元,审定价为10738929.76元;二标段5#、6#、7#、8#楼,为乌恰县就业创业市政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建筑面积9133.68㎡,中标价10415363.12元,审定价为10573876.66元;三标段9#、10#楼,为新疆三星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建筑面积3948.56㎡,中标价4461723.78元,审定价为4623333.72元。该项目总投资约2600万元,总建筑面积22215.92㎡,总占地面积31347.5㎡。该项目与周围配套用地共计347475.3224㎡(521.212亩)。
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乌恰县托帕口岸的各项公共设施基本齐全口岸建有自来水厂1座,规模能满足口岸城镇供水需要,托帕口岸居民将全部引用符合卫生标准的自来水;易地搬迁点北侧有两条天然气管道通过,现已建设1座天然气锅炉房,安装有2套卧式天然气锅炉(1套6吨燃气锅炉,1套10吨燃气锅炉),可以满足易地搬迁点农牧民冬季取暖需要;建有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能力为5000立方米;建有35KV变电站1座;现有1座垃圾填埋场;配套医院、幼儿园、小学、派出所、库姆孜广场等设施即将开始建设。乌恰县托帕口岸的各项基础设施齐全,农牧民搬迁后,将从根本上改善被迁出人口的谋生和发展方式,使其摆脱贫困,同时对于完善城镇功能、提升托帕地区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农牧民的住房、安全饮水、便利出行等基本需求将得到明显改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健全,就业渠道明显拓宽,搬迁人口收入明显增长、收入结构多元优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得到加强,嵌入式发展的社会环境建设取得实效,人口素质将得到不断提高,自主发展脱贫致富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安全饮水已入户,广播电视、网络、通讯信号已达到全覆盖,幼儿园已建成,小学为共享建设,距安置点2.5公里,县第二人民医院已开工配套建设,天然气锅炉已投入使用,8800㎡农贸市场已配套建成。
搬迁任务完成率为100%,入住率为100%,搬迁脱贫率为100%。一是实施一家一间门面。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时,为确保后续产业发展增收的支撑,每家搬迁户有一间门面房(60间)。目前,对外出租门面50间,铺均租金1万元/年。二是利用农贸市场,拓宽致富门路。为进一步拓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增收渠道,不断巩固提升搬迁成果,在安置区投资399万元建设有100个摊位的农贸市场农贸市场,将原有的马路市场到固定封闭式市场转移,解决了17户搬迁群众富余劳动力就业增收、改善了生活条件。三是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对安置区60岁以上老人和各类残疾的19人(其中残疾1人、60岁以上失去劳动能力的14人、重病1人、长期慢性病3人)实施社会兜底和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确保实现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四是实施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后续帮扶“三个一措施”和“一户一策”工作措施。安排机关、乡村干部帮扶联系人对62户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跟踪帮扶到2020年。62户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已全部建立专门档案,收录了搬迁户的帮扶、收入、脱贫等情况。截至目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62户229人中有劳动能力的128人,现已就业128人,其中公益性岗位86人(护边员66人、联防队员3人、协警3人、护林员1人、保安7人、服务员5人、宣传员1人),宗教人士1人,进企业务工9人,自主就业14人(自己开商铺11人、装修工1人、运输2人),打零工1人、在外地务工4人、从事养殖户12人、干部1人。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想方设法促进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乌恰县托帕口岸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现社区配套管理人员齐全,有序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已成立劳动就业联合会,有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乡村文化大舞台,党建工作农牧民夜校、升国旗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强化搬迁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引领群众勤劳致富、自主脱贫的核心作用,搬迁户对于新环境的融入紧张有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安置区管理工作和社会融入效果良好。
乌恰县托帕口岸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项目商铺经营图片